患者故事 | 一条微博叩开了新生之门,68岁晚期胃癌老人成功“逆袭”路……

发布时间:2023-7-24 浏览次数:654

  “出院啦”“恭喜”“身体健康”“谢谢大家”……付老先生的女儿回想起2022年父亲术后初愈时与送行的医护人员依依惜别的场景,彼此的祝福声和道别声仿佛仍回荡在耳边。她清楚地记得,临行前的父亲回过身去,挺直了腰板伸出大拇指,为眼前的医护们比了一个“赞”!

  但很少有人知道,付老先生这次“新生”的背后,是一次“特殊”的就医之旅——源于一条女儿在疫情特殊时期发布的求助微博。正是这条微博几经辗转,传递到我国胃肠肿瘤权威专家——李进教授这里。年近七旬确诊晚期胃癌、曾经被宣告再没有手术机会的付老先生,正式开启了他的“逆袭”之路。

 

“原本,我已经做好了捧着父亲骨灰回老家的准备”

  如今一年已经过去,付老先生的女儿回想起父亲最初的求医之路,仍不由得眼眶湿润。“2021年我父亲确诊后,我们四处求医、被多家医院宣判‘没有希望’,2022年面临上海疫情的特殊时期,就医用药变得困难起来,甚至有的人私下过来劝我‘老人家岁数这么大了,跑了这么多医院都没办法,不如放弃吧’”。

 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,付老先生的女儿通过微博发出了求助帖。“原本,我已经做好了捧着父亲骨灰盒回老家的准备。但是令我没想到的是,上海高博肿瘤医院的志愿者通过微博看到了我的求助信息,很快便联系上了我”。付老先生的求助信息并没有石沉大海,而是承载着父女最后也是最深的希望,叩开了连接李进教授的大门。

 

“无数个黑夜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一个黎明,手术机会出现了”

  几经辗转,付老先生在女儿的陪伴下入院了。对于肿瘤治疗的诉求,父女俩很一致,“我们还是想试试有没有手术切除的机会”。

  很快,在李进教授的发起下,特邀外科会诊专家宋纯教授、赵广法教授,以及肿瘤内科、外科、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开启了MDT会诊,考虑到当前付老先生的病灶范围较大,一致决定先通过内科治疗使病灶缩小,以实现手术切除的机会。

  在李进教授制定的内科综合治疗方案下,付老先生父女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度过了两个多月的内科治疗阶段。定期的复查显示,付老先生的肿瘤按预期不断缩小,很快,第二次MDT会诊启动,院内外专家联合讨论确认,手术机会出现了!

  “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,手术机会真的来了,这对我和我父亲而言,是真真切切实现了生的希望。我们感觉是在无数个黑夜中的努力,终于换来了一个黎明!”在宣布有手术机会的那一刻,付老先生的女儿感觉心里压着的大石头,不再那么沉重了。

 

“看到被切下来的肿瘤时,我感觉自己几年来第一次这么开心”

  面对即将到来的手术,和大多数患者家属一样,付老先生的女儿也会感到恐惧和紧张。“有了手术机会以后,我又开始担心手术不成功怎么办,父亲下不了手术台怎么办……但是宋纯教授和李广浩医生总是一遍遍耐心解答和安抚,让我们吃了‘定心丸’。最终,我和父亲决定一起再搏一次。”

  由于付老先生的肿瘤堵到了贲门,侵犯全胃,手术需开胸、开腹。全胃加之食管的一部分均须切除,还要将小肠提上与食管相连,这样的手术难度极高。但外科团队迎难而上,历经5个小时的精细操作,成功完成了这场手术。

  “等待手术的时间对我来说每一秒都很漫长,当医生告诉我手术成功时,我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。但当我看到从父亲身上被切下来的肿瘤组织,那一刻我的眼泪立刻就流下来了。我一边流泪一边笑着跟我的家人们一个个打电话报喜,我感觉自己几年来第一次笑得这么开心!”一位女儿与老父亲相依相伴,求医之路上历经的艰辛和无助,在此刻尽化为喜悦的泪水,付女士清楚地知道,父亲已经走过了“逆袭”之路最艰难的关口。

 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之下,付老先生的身体逐渐恢复。到了出院回家的那天,正如文章开头描述的一样,在与大家的挥别声中,父女二人挽着手走出医院大门——天清万里无云,此刻阳光正好。

后记

  “我的父亲成功手术,到现在一直活得好好的,如今每天看着父亲买菜、打麻将,我又做回了一个幸福的女儿。李进教授带领的MDT团队,就像照亮我们家漫长黑夜的那盏明灯,我真的非常非常感恩。”时隔一年多,付女士还在李进教授的患友群开心地分享道。

  走进医院,他们是患者,是家属;走出医院,他们依旧能够是父亲,是女儿,是这世间最坚不可摧的骨肉亲情。付老先生的这场“逆袭”不仅是对MDT团队的一次考验,更是医患人性温暖的一次映射。

 

返回